首页

踩踏之家S

时间:2025-05-25 03:02:32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17948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武汉花博汇打造知音文化沉浸式夜游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六个坚持”原则。

(十四冬)“十四冬”邂逅春节:“冰雪白”与“中国红”相遇的“热辣滚烫”

当天,近万名苗族民众身着节日盛装走上街头,开启2024年雷山苗年万人非遗游演。此次游演除了雷山县各村寨、社区的苗族民众组成不同苗族支系方阵外,还邀请了广东、海南、湖南等地区的苗族民众以及黔东南州各区县水族、侗族等民众组成省内外特色方阵共同巡游,游演中,大家尽情向现场民众展示服饰、歌舞等文化。

世界银行:科学评估可助力科学决策改善民众生活

着力做好粮食市场保供稳价。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统筹用好粮源调度、储备轮换、库存投放等政策工具,保障市场平稳运行。认真落实各级粮食应急预案,特别要指导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区、粮源偏少地区做好粮油供应保障,确保市场稳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揭晓

“我们要通过利用‘好资源’,孕育‘好品种’,再把‘好品种’转化为‘好品质’和‘好品牌’,争取把天麻这一‘土特产’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文平说。

中国海军戚继光舰、井冈山舰访问马来西亚、孟加拉国

作为重庆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赛事,重庆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设田径、游泳、硬地滚球等15个大项,共有42个代表团参赛,共有参赛运动员、教练员、领队3000余人。(肖江川)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